
天氣大好,人超少,這是預料之外的鳶嘴行。
離開台北的陰霾,沒想到大雪山竟是晴空萬里;不見週末的人潮,鳶嘴山竟也如週間般的平靜,比之上一趟是有天壤之別,於是,爬的更是愜意自在,清心舒爽啊!
一路談笑風生,較之前兩次更輕鬆愉快,但是在登頂前的那座大絕壁仍然是望之興歎,對於那樣的高度與環境還是讓我卻步,於是,只能很鴕鳥的繞道而行,沒轍。
過程毋需贅述,一如前篇文章,只是天色大大有長進,視野風光迥異於前次。天光透亮,雲彩翩翩,更遠處的山巒層疊,在谷間飄散著一股薄薄霧氣,很虛無空靈的感覺。當穿越樹林,登高遠望,一切美景都在眼下,眾山小的氣勢油然而生,心情大好啊!
半天的時間就在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消磨了,從28公里處下山,用午餐,接著準備一探橫嶺山步道,容後再述。


200林道27公里鳶嘴山登山口。



輕鬆的吃完前菜,準備迎接大餐。

記得上次在這塞車塞的嚴重,動彈不得,今天卻暢通無阻。來的真是時候啊!






攀爬一小段後,視野逐漸開朗,於是可見遠方山腳下的新社、東勢等地。另一邊則是層層山巒,雲霧飄渺,美不勝收。
















過程一樣驚險,但心情已大不相同,有了前兩次的經驗,逐漸能夠以輕鬆的情緒,輕快的腳步,完成這樣的過程。

大頭茶。大頭茶便是在秋冬之際綻放花朵的物種之一。事實上,從10月初便可看到大頭茶花朵綻放,陸續開到12月。大頭茶,顧名思義當屬於山茶科(Theaceae)植物,以其花朵大小而言(徑約8公分),在這個家族中,堪稱碩大,至少在台灣自生的茶科植物中,無人能出其右。主要分布在台灣2200公尺以下山區,在北部可下降至100公尺左右的山丘稜線上。其花冠潔白,裂成5瓣,基部仍相連;雄蕊多數,著生在花冠基部,待花朵凋謝落地後,花冠與雄蕊仍是相互依偎緊緊結合著。花朵的基部外圍有許多覆瓦狀排列的苞片,這也是山茶科植物的特徵之一;花謝之後,待果實成熟,仍可見這些苞片脫落的痕跡。(以上資料請參照http://e-info.org.tw/topic/plant/Gordonia-axillaris/Gordonia-axillaris.htm)

岩壁上生長的松樹,其型特異挺拔,在光禿禿的石塊之上顯得特別引人注目。


山頂上極目四望,美景處處,尤其天光之好,更如神助,似乎,一切都是這麼完美的。眼看這般風光,心情真有說不出的舒爽。



下山恐怕還比上山難一些,尤其有三處垂直路段,更是爬的膽顫心驚。但已無初次經歷的恐懼,也逐漸能夠享受其中的樂趣與快感。

回望來時路,矗立的山勢挺拔巍峨,我們就這麼給他走下來了。






經歷垂直下降的考驗還不夠,接著還有無止盡的陡下山路,山徑上一整片台灣杜鵑純林,還有扁柏等等高大的植物遮蔽,一整個給他綠意盎然,也是舒暢;細細觀察,還有許多值得留心的小小景觀,也為路上增添一點調劑,只是這個陡下坡得持續半小時之久,很是考驗腳力。

28公里出口處,一堆手杖堆疊成小山,可見這坡有給他陡,必須依靠手杖分攤膝蓋所承受的重量。久之,這堆被遺留下來的手杖堆就被稱為手杖墳場了。

樹影扶疏,美好的天光迎接我們的歸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