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二月,大雪山林道上都有一場別開生面的盛事。
話說200林道23.5公里處,山桐子集中,豔紅的果實累累,自然成為鳥兒的最愛,也理所當然的成為愛鳥人士的天堂,於是,每天都有長槍短砲在這兒伺候著,那陣仗也是嚇人。我好奇的不只是鳥兒,當然還有這些所費不貲的大砲,動則500、600mm焦距的鏡頭架在腳架上,一字排開數十隻,一隻數十萬價值,這裡就有好幾百萬白花花的銀子,很是驚人。
當然會在這裡停留的人大多是對鳥兒有興趣的(我想應該也有來這裡比裝備的),於是,一大早就頂著寒風,找好位置,癡癡等待,一待就是一整天。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的毅力。我只待了不到十分鐘,就悻悻然離開,一則沒啥耐心,二則沒裝備,多待無益啊!
但不管如何,這23.5公里處已然成為世界級的賞鳥聖地,不只國內愛鳥人士,還有國際友人也都在此時趕赴這場年度盛宴。
此次路過小做停留,也還算有收穫,雖然無法與這些專業人士相比拼,但自用總還說得過去。也許假以時日,突然來了興趣,再加入鳥友行列,也未可知。總之,這一處風景是值得推薦的,經過時別只是匆匆一撇,記得放慢腳步,輕聲細語,不拍鳥,只觀鳥,也是極有樂趣的一件事。

山桐子。分佈於台灣2000公尺以下之山區,心形葉,長葉柄,秋冬時節落葉,串鮮紅的果實,漿果球形,結實量眾多,粒粒鮮豔欲滴,於每年12-2月果實紅熟,此時山區的焦點景緻非山桐子莫屬。可吸引黃腹琉璃鳥,冠羽畫眉,白耳畫眉、赤腹鶇前來啄食。



大砲陣地。這裡就是200林道23.5公里處。設有一木製平台,供賞鳥人士及遊客觀鳥用。不難發現,大家整裝待發,就等鳥兒飛入鏡頭,於是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畫面。

黃腹琉璃鳥(雄鳥)。黃腹琉璃鳥是台灣特有亞種,身長約16公分。背面大致為紫藍色,背羽色略淡;飛羽黑褐色,羽緣略帶藍色。額、臉部、喉至前頸黑色,胸以下橙褐色。(以上資料請參照http://www.dtes.ptc.edu.tw/74.htm)



黃腹琉璃鳥(雌鳥)。雌鳥背面大致為灰褐色,略帶藍色,尾上覆羽黃褐色,尾羽暗褐色,外側栗褐色;飛羽暗褐色,羽緣略帶黃褐色。額、臉部、喉至上胸中央黃褐色,胸側、灰褐色,腹中央、尾下覆羽黃白色。黃腹琉璃鳥通常單獨或成小群出現於中海拔之闊葉林上層,冬季會成群移棲至較低海拔山區活動。停棲時,身體挺直,於捕食飛蟲後甚少飛回原棲處。主食昆蟲,山桐子等樹木之果實也是牠喜愛的植物性食物。在台灣的中、低海拔山區可見,是普遍的台灣特有亞種鳥類。(以上資料請參照http://www.dtes.ptc.edu.tw/74.ht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