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終於邁向徒步第二天,雖然不是舉步維艱,但確實有太多感覺不知如何表達,於是就無法向前,但路還是要走下去的。如實吧,只能,我想。

對於往後的路程而言,今天確實是小菜一碟,如今回想起來,山上道路真是難行。沿著水洛河、白水河,逐漸往大山的深處走去。眼光往前方癡癡地望著,山巒交疊,一層又一層,我不知道我們該往哪裡走?也無法想像迎接我們的會是怎樣的風景,只能扎實的踩下每一步,順著馬幫馱運的歷史之路,邁步向前。

走在不甚寬裕的馬道上,一邊是大山,一邊是崖壁,腳下是細碎的砂石,山谷裡則是奔湧的溪流,三匹馬、三個人,在這樣的環境之中,特別顯得微不足道,也許就如細沙之屬,很容易就被世界遺落。一路上錯身的人很少,大抵就我們幾個,其他人呢?也許是想多了,這裡的人口本來就少,村落相隔如此遙遠,路途如此艱難,自然不可能車水馬龍、門庭若市。

四家村、二家村(金礦),是一路上會經過的唯二兩個村落,之後,就幾乎沒有人煙,尤其在跨越白水河之後,好像世界上的人都消失了,只留下我們。白水河後要翻越一座山,這也是今天最艱難的一段,相對高度很高,坡度很陡,走的是滿頭大汗,但只要過了埡口,就是一片坦途,一路直抵呷洛。

走進呷洛之前精神有些委靡,也許是累了,但乍見這座山村,瞬時就來勁了。這種心情變化很難言喻,但我確知的是,我很興奮、很激昂、很驚訝、很澎湃、很不知所措、很熱血沸騰、很驚為天人……(其實我很難用什麼形容詞確切的表達我那時候的心情。真是鬱悶啊!),我想大概有那麼一段時間,我的腦袋是空白的,表情是呆滯的,甚至是瞠目結舌的。

好美的村子,是我腦海中唯一想到的吧!

說美嘛!其實也不是很準確,應該是單純、純粹、原味。總之,就是跟塵世脫離、像不存在這個世界裡的那股氣質,非常誘惑人,非常具有魅力。

這個時候,稻子已然收割完成,全村再度進入農忙時節,於是,隨處可見整地翻土,準備將青稞、麥子的種子播撒下去的畫面。一時間,吆喝聲、歌聲,此起彼落,好不熱鬧。

我們隨著送村腳步穿梭在村子裡,不知道是他走得快,還是我們走的太慢,在蜿蜒曲折的泥地裡已然見不到他的身影。我們太好奇了,對村子裡的一景、一物、一人,都免不了湊上一腳,欲先賭而後快,當然,我們也成為村民矚目的對象。他們會停下手邊的工作,帶著淺淺的笑容打量我們,然後彼此問候(只能說扎西德勒吧,因為他們都不講普通話),非常友善。

找到送村家,今天的路程就算告一段落。說累嗎?其實還好,除了白水河過後的陡坡比較吃力外,基本上是一路平坦的。尤其沿途風光好,邊走邊拍,也是輕鬆寫意。

本來想趁著天黑前的一點時間到村裡探查一下,後來腳步就只停留在送村家前,因為這裡就有很好的視野,有點居高臨下的味道。看著眼前的風光,其實心裡超激動的,一直想著,怎麼會有這樣一個村子?!我想若有時間,在這裡待上幾天也不為過。

呷洛真的是一座很神奇、很美麗的村子,太難用言語形容。想來,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明白我初初看到村子時的驚豔與心情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沿著水洛河往上遊走,就持續往呷洛邁進,但大山阻擋,又是雲深不之處,完全無法想象山裡的世界是怎麼一回事?!今天天氣陰,雲層稍厚,但路上不時有陽光露頭,感覺還不錯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遙望山谷底,水洛河邊的一戶人家,還有一台鮮紅色的東風車,很容易辨別,送村說那戶人家是大戶,有千萬資產,說是因掏金而富的。嗯嗯,確實是大戶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從嘟魯之後就都是馬幫道了,路險又窄,有時候馱滿貨物的馬要錯身都很難,尤其腳下踩的都是細碎砂石,較容易滑跤,在陡坡更是如此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路上的第一個村落,名為四家村。顯然,不只四戶人家,但原來確實只有四戶,在好久好久以前,很袖珍迷你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二家村,又叫金礦。顧名思義,最初肯定也只有兩戶人家,後來因金礦的開採而人口漸多,所以才又有金礦之名。水洛河裡頭富藏金礦,在這三四年內爭相來了好多掏金客,入冬後水量較小,就是掏金的好時刻。據說現在的金子已經沒有那麼多了,但也許誘惑太大,還是吸引許多人不遠千里而來,如今修路的終點也在白水河一帶,就為了這些掏金客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二家村後,我們遠離了水洛河,正式與它告別,轉而投入白水河的懷抱,接下來好長一段時間都得與它相依相偎,儘管不是沿著河畔上行,但它會一直在我們的視線裡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水河橋。這是我們中午的營地,可是五星級的設施,遠山近水、天光雲影、犛牛相伴,最好的用餐環境莫過於此。白水河的水一如其名,甘冽純淨,我們的煮水就靠它囉!雖然也只是簡單吃個方便麵,但味道卻是最鮮美的,尤其氛圍更是優到一種境界。也是在這裡,第一次看到野外打酥油茶的簡易方法,非常有趣。每天每餐必不可少的酥油茶是我們一路上精神與體力的支持,真是太感謝送村了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跨過白水河後的一戶人家,也是從這裡開始,我們將一路陡上,從三張照片的位置對應,應該不難看出此地相對高度有多大,那戶人家從眼前的一大戶,變成如細沙大小一般,這一段辛苦點,之後就海闊天空了。這裡天氣好時就能遠望夏諾多吉,可惜今天雲層較低,無緣見得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這就是埡口了,過了這裡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翻過山後,視野開闊,但仍是大山交疊,自此一路緩上緩下,即可抵達呷洛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遠遠望去,呷洛就靜靜地在群山之間,遺世獨立的存在著,沒有外界的驚擾,真的就像與世隔絕一般,讓人驚喜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這裡的生活還是很單純的,沒有電、沒有通訊、沒有道路,犁田整土還是徒手人工,一切還保持著最初的生活狀態,不知道是不是該欣喜於這樣的現實,這裡有很好的氛圍,很善良的人,很超凡脫俗的氣質,但另一個角度就是原始,說得明白點就是落後。在聊天時送村提到現在正進行中的修路,他希望能修到村子裡,也許這是他真心的企盼,因為這段路太不方便,即便如他最快也要3.5小時才能從嘟魯走到呷洛。另外還提到,他哥哥的小孩現在沒上學,因為學校沒老師。這些都是偏遠地區鄉村面臨的問題。我想,在大陸,這樣的地方應該很多很多吧?!看看送村的家人還有不認識的村民,大家臉上都有甜甜的笑容,想必還是滿足的吧。希望,能一直滿足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這塊田地是送村家的,全家人都一塊兒下田整地播種,最右邊是送村的妹夫、往左一位忘了、再往左是送村的嫂子、最左邊是送村的妹妹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這是送村的家裡,才剛蓋好沒多久,所以有很多地方還沒完善,我只知道有些彩繪沒完成,其他好像都挺好的。屋內沒有燈光,因為不通電,所以很暗,只能依靠窗外的光線,白天還好,一到傍晚,屋內就烏漆摸黑了。其實這裡每一座房子都是豪宅,還都挑高,空間又大,只是擺設甚少,基本不需要太多家具的,看得到的就是牆壁邊上掛著的那些,大部分都是飲食用具與祭祀器皿,簡簡單單。中間的火塘是生活的重心,只要火著了,就有光亮,大家就圍著火塘話家常,當晚我們也圍在火塘邊,度過一個溫暖、溫馨的夜晚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青稞粉,很細緻,是他們平常的吃食。一口青稞粉、一口酥油茶,美的咧。後面那個模糊掉的東西其實是酸奶餅,這東西嘛,怎麼說呢,我是吃不習慣的,我連酸奶的喝不慣,更別說這個了,不過Kay好像也吃不慣是嗎?主要是那味道太怪,仔細瞧一下,好像還有些黴,所以只試吃了一口,就謝謝再聯絡了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個酥油茶可就是寶貝了,這是送村的媽媽打的,非常好喝,很難得喝到這麼好喝的酥油茶,那天應該也喝了不少。這酥油茶每個人打出來的滋味都不一樣,主要是依添加的成份多寡決定,比如茶濃一些、或酥油濃一些、或酥油鹹一些,打出來都會有不同味道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這是送村家的外觀,很明顯二樓的窗子還沒搞好。但整體而言,我覺得還是一幢豪宅啦。應送村要求,幫他們拍全家福,還央著他們把傳統服裝都穿上,嗯嗯,這樣就夠味兒了。可惜當時天色已晚,免強拍了幾張,效果都不是很好,可惜啊可惜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大山中的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小麥餅。送村的大嫂為後面幾天路程準備的糧食,非常好吃,口感絕佳,也有飽足感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ting5599 的頭像
    ating5599

    流浪與停格

    ating55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