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本來想等【洛克路】系列的文走完後,再將諸多細節PO上來,但似乎有些遙遙無期……,所以先插個隊,讓這部份先上了。

出發之前曾經大肆搜尋「洛克路」的相關資訊,可惜精確的並不多,其實應該說是眾說紛紜,光是徒步天數自3天至7天不等,每天該走的路程及紮營的地點更沒有統一的說法,於是,對事先排定的行程心裡壓根沒半點把握,雖然自助本身就有很多變數,這是家常便飯,但找了朋友同行之後就有些壓力,因為好不容易請的假可不能說改就改(老天保佑,行程大致順利,這是後話)。後來致電木里旅遊局後才有初步的概念。以下把旅遊局的說法及對於行程的建議作個整理:
一. 行程:有三條路線
1. 三天:
第一天:嘟魯或東拉-呷洛
第二天:呷洛-呷日牛場
第三天:呷日牛場-沖古寺

2. 五天:
第一天:嘟魯或東拉-滿措
第二天:滿措-瓦科措
第三天:瓦科措-曲扭阿措祝姆
第四天:曲扭阿措祝姆-蛇湖
第五天:蛇湖-洛絨牛場

3. 七天:
前四天同上,第五天後行程從缺。

說明:
1. 實際走過之後的經驗是,三天行程是正確的,但可看性最低,主要是翻過夏諾多吉山腰的埡口罷,景觀、難度、路程都一般般。

2. 五天行程若按旅遊局說法是最不可取的,第一天路程超長,起早趕晚恐怕也只有馬夫走得到;第二天行程又太鬆,三小時之內便可走完;後面行程大致妥當。(七天行程容後再說)

3. 我們實際走的行程是:
第一天:嘟魯-呷洛
第二天:呷洛-滿措-朝同
第三天:朝同-曲扭阿措祝姆
第四天:曲扭阿措祝姆-蛇湖-洛絨牛場(因時間關係,我們將兩天行程壓縮成一天)

嘟魯至滿措是沿著白水河逆流而上,並不會經過呷洛,但呷洛是路上絕不能錯過的村落,非看不可,這天路程尚可,有幾段陡上坡,熬過即可。朝同是瓦科措下方的草場,因瓦科措海拔較高,風強,取水不易,於是住朝同,此段幾乎全程上坡,大部分在林間穿梭,直至營地,頗累。朝同至曲扭阿措祝姆要翻藏巴拉山,一般2個多小時可翻完,但積雪後難說,我們翻了4小時,耽誤行程,原來計畫要再翻曲扭阿措祝姆山住黑湖,但山腰積雪,狀況不明,於是改住曲扭,此段已突破森林,視野空曠,但翻山很累,尤其積雪時,埡口風超強,務必小心;到曲扭前還有一段陡坡,幾乎要命。第四天非常累,光翻過曲扭阿措祝姆就去掉半條命(曲扭有四五個埡口,雖然累卻不至於吃不消,主要是積雪),到蛇湖營地幾乎攤掉,但之後只要再撐過最後一座埡口就一路坦途,中間有一段撞牆期,務必撐過。

4. 建議行程:
第一天:嘟魯-呷洛
第二天:呷洛-滿措-朝同
第三天:朝同-曲扭阿措祝姆
第四天:曲扭阿措祝姆-蛇湖
第五天:蛇湖-洛絨牛場

5. 這樣的行程最輕鬆,體力最能適當調節。唯一的問題是季節,五六月是賞花季,九十月是秋季,最適合此段徒步,但只要一遇下雨、下雪或積雪便有非常大的潛在危險,故一般建議十月中之後就不要上山。

6. 七天行程從蛇湖營地上方的埡口分道,再多花兩天時間繞過仙乃日,最後從珍珠海下到沖古寺,終點。後兩天沒走過,沒有說法,明年去走。

二. 價格:
1. 不管車費、馬費,旅遊局皆有制定價格,內容如下
車費:請參照http://blog.roodo.com/straying/archives/4474719.html
馬費:馱物一天一匹¥75元(含空返)
馱人一天一匹¥80元(含空返),皆不計馬夫費用,只有馬費。
伙食:這部份沒有制定價格,可自行與馬夫討價還價,一般一人一天多給個¥10元。

2. 說明:不管是什麼費用,即便事先說好了,都有可能在半途遭到變卦,尤其在山裡頭,只有任人宰割,這只能看個人運氣,自求多福了。再者,伙食的部份若自行準備也是可以,爐頭瓦斯肯定要從成都帶過去,食材則可至木里農貿市場購買。若要跟馬夫搭伙,要有心理準備,條件一定不是很好(但我覺得這樣方便),尤其有些馬夫很惡劣,起火(當火種)的木材不帶,到營地之後再要求客人向當地牧民買,這又是一筆錢,重要的是不爽。另行動糧一定要自帶,多準備一些高能量的零食,如巧克力、糖果等,午餐如果能接受方便面最好,只要燒水就好。租馬的建議是,馱物的馬兩人一匹(原則上一匹馬馱兩個背包),馱人的馬一人一匹,也許有人認為自己體力好不需租馱人的馬,但為安全起見,仍建議租用,另切勿兩人合租一匹馱人的馬(可以交換騎),這樣馬夫會不爽。

三. 如何找馬幫
東拉村與嘟魯村皆有馬幫,一般都由村委會發落,可找村長或馬幫組長,村裡頭隨便問人都找得到,基本上是全民皆馬夫,但品質好壞,認不認路就又是一個自求多福了。若找村委會或馬幫組長會向遊客收一人¥5元的聯絡費,還要簽合同,這簽合同本來是好事,但沒啥管用,徒具形式。若直接找馬夫,不簽合同也無須聯絡費。

四. 住宿
一路上除呷洛有藏寨之外,其他地方都是營地,建議自行帶帳篷。另睡袋睡墊也請自備。十月中前營地一般都還有牧民,也就有牛棚,但十月中後,山上非常冷,牧民下山後牛棚空出來,可以找比較乾淨的牛棚住。

PS:
1. 木里之後不通訊,不論家用電話或手機,所以目前是沒辦法直接打電話進村里預約行程及馬夫,必須到當地之後才聯繫。預計明年初會通訊。
2. 若要走這條徒步路線並不一定要有登山技巧,但一定要有體力,及良好的心態,一則山裡條件有限,吃不好、住不好等等;再則,呷洛之後的海拔幾乎都在4000公尺以上,埡口也多在4500公尺以上,要在這麼高海拔的地方做徒步及翻山的活動,必須考慮高山症問題(此題無解,也是自求多福)。
3. 以上資訊,供有興趣的驢友參考,或有不足之處,請發問,我再補。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ting5599 的頭像
ating5599

流浪與停格

ating55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